楊莉珊 北京市政協常委
激進反對派堅持要綑綁否決按照人大常委會「8.31」決定框架制訂的政改方案,否決政改的底牌十分可恥,因為普選方案通過後,他們害怕見到特首有500萬民意授權,無法再任意抨擊特首選舉是「小圈子」選舉,無法再以爭取普選為幌子欺騙市民。這種政治私利,導致他們根本不想香港普選特首,千方百計剝奪500萬名合資格選民普選特首的機會。
政府即將公布第二輪政改諮詢報告及政改方案,反對派23名立法會議員昨日再度聯署,表明會否決人大「8·31」決定下的政改方案。反對派「飯盒會」召集人梁家傑日前亦聲稱,立法會主席曾鈺成已不是第一次說不惜辭去主席之位去投票。梁家傑稱,他不需要有此準備,因為反對派必定會否決任何受制於人大「8.31」決定下的政改方案。
不肯「袋住先」怕「死得慘」
梁家傑之言擺出強硬姿態,表明激進反對派堅持要綑綁否決特區政府按照人大常委會「8.31」決定框架制訂的政改方案。但梁家傑否決政改的底牌卻十分可恥,他於4月6日在一個電台節目上講明不肯「袋住先」是怕「死得慘」,更自我暴露否決政改的底牌,是擔心通過政改之後,難以作政治動員爭取民主。
梁家傑否決政改的底牌,與學聯反對秘書長普選是怕增加其認受性是同一張底牌。學聯早前改組,對於未來會否普選秘書長,學聯稱經商討後決定維持聯會制選舉,聲稱因若由學生普選,秘書長認受性會過大云云。
對於激進反對派否決政改的底牌,香港科技大學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雷鼎鳴去年12月8日在信報發表的《為什麼佔領運動失敗?》一文中就揭露:「只要2017年的投票選舉是真正的競爭性選舉,人大所下的閘根本不能封死民主之路,也不會阻擋民主投票所能發揮的優點。不過,香港的某些政客,最不喜歡見到的恐怕便是特首有民意授權,屆時他們自己的政治空間也會受到打擊,所以他們根本不想香港能票選特首。這是很可惜的。」
雷鼎鳴今年2月8日在《亞洲週刊》發表的《香港政改成敗的三套理論》,又再揭激進反對派否決政改的底牌:「特首若是從普選選出,他手上之票大概也會接近二百萬票,但立法會議員有些一兩萬票便可當選。若議員要癱瘓施政時,特首大可說﹕『我有兩百萬票,你只得兩萬,你吵什麼!』香港近年的政治每以將政府官員變成挨打的沙包為主導,若此『常態』被特首得到授權而扭轉,不少政客熟悉的鬥爭藝術會淪為無用之技,他們將來地位能否保持,極成疑問。」
一旦落實普選,不再由1,200人的選舉委員會選出特首,而是由參照選舉委員會組成的提名委員會提名特首候選人,讓500萬名合資格選民於2017年開始以「一人一票」選出特首,普選特首的得票動輒以兩三百萬計,只得一兩萬票的反對派議員根本沒有資格自稱得到的民意授權比普選特首大。因此,激進反對派不讓特首普選方案通過,在於他們害怕見到特首有500萬民意授權,無法再任意抨擊特首選舉是「小圈子」選舉,無法再以爭取普選為幌子欺騙市民。這種政治私利,導致他們根本不想香港普選特首。
販賣假民主阻礙普選
激進反對派打着爭取「真普選」的旗號出來攪局,罔顧「一人一票」就是普選的常識,聲稱「一人一票」不是真正的普選,信誓旦旦稱虛無縹緲的「國際標準」才叫「真普選」,這是「揣着明白裝糊塗」。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曾引用諺語說:「在市場上吆喝聲音最大的,往往是賣假貨的。」
激進反對派將「國際標準」、「真普選」、「公民提名」等口號叫得很響很大,其內容本質上都是違反基本法和人大決定的「假貨」,他們的這種伎倆就像在市場上賣假貨的吆喝聲。但他們的底牌卻十分可恥,他們害怕見到特首有普選民意授權,屆時他們自己在民意授權方面相形見絀,難以再作政治動員撈取政治資本,所以他們根本不想香港能普選特首,要千方百計剝奪500萬名合資格選民普選特首的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