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莉 九龍城工商業聯會主席
經歷兩次政改諮詢,政改方案終於出爐。特區政府提出的普選方案既符合基本法和全國人大常委會有關決定,又符合香港實際情況,兼顧香港社會各階層、各界別的利益和訴求,是迄今為止香港史上最民主的行政長官選舉方案,所包含的民主成分前所未有。政改方案回應廣大市民對落實普選的強烈訴求,為香港政制長遠發展向前跨出最大、最堅實的一步。在關乎香港整體利益的大是大非問題上,工商界識大體、重大局,以港為家,願與港人同舟共濟,支持通過政改方案,為落實普選而努力。
致力尋求最大民主空間
在全國人大常委會「8.31」決定框架下,政改方案致力尋求最大民主空間:包括建議在提名階段,先採用較寬鬆的「入閘」門檻,十分之一提委推薦即可成為參選人,在「出閘」階段提委則可以「暗票」方式提名候選人,獲過半數提委支持而且得票最多的兩至三人可「出閘」成為候選人,「暗票」逐一表決的方式,可讓每名提委支持所有「入閘」的參選人,這個方法有利參選人更有機會及公平地向提委會爭取提名;參選人之間不是互相競爭,而是靠政綱、品格和魅力爭取支持。對提委而言,亦可更自由考慮每名參選人的條件,毋須因為一名參選人暫時的得票,衡量是否支持另一名參選人。平心而論,方案已在眾多不同的訴求和觀點中,尋找最大的共同點及平衡點,是在基本法和人大常委會「8.31」決定框架內的民主程度最大化。
從香港和世界各地的發展經驗可知,政治穩定、社會和諧,才能創造繁榮穩定;反之只能發展停滯不前,甚至災難無窮。通過政改方案、落實普選,有利香港減少政爭,集中精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利遠大於弊。作為工商界的一分子,我了解工商界普遍對於普選存在一定顧慮,這並非出於維護工商界利益的偏見,而是從西方民主國家催生社會福利化、民粹化而得出的結論。民主社會中,政客政黨為討好選民必然大開福利支票,難免導致國家債台高築,泥足深陷難以自拔,這樣的案例正在歐美上演。
拉倒政改香港成為「大輸家」
當然,香港的情況與歐美不可混為一談,畢竟落實普選是港人和中央的共同期盼,更重要的是,落實特首普選後,特首有強大民意支持,有利於對加強管治、解決長期困擾香港的深層次矛盾,帶領港人集中精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使香港走上良性發展的道路。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工商界完全明白「500萬人的投票」比1,200人的投票」民主、進步,政制向前行,一定比原地踏步好。如果政改被拉倒,普選夢落空,不知何年何月才有機會「一人一票」選特首,社會肯定變得更加撕裂、政爭更多,更加走向極端,嚴重影響香港的經濟環境。如今周邊地區經濟起飛,香港若長期政治爭拗而發展落後,香港每一個人都會成為「大輸家」。
工商界願為落實普選努力
包括香港總商會、香港中華總商會、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香港中華出入口商會等多個主要商會已發表聲明,支持2017年特首普選方案。認為方案降低了「入閘」門檻及設置推薦上限,可鼓勵更多人參與,又引用商界民調指,逾九成人認同按照基本法和全國人大常委會「8.31」決定落實普選特首。
在關乎香港長遠整體利益的大是大非問題上,工商界識大體、重大局,以港為家,願與港人同舟共濟,支持通過政改方案,為落實普選而努力。香港回歸祖國僅僅18年,就能發展到「一人一票」選舉特首,是了不起的民主飛躍,希望在政改方案能否通過扮演重要角色的立法會議員,應以香港福祉為依歸,齊心支持方案,實現由500萬名選民「一人一票」選出特首,以推動香港民主向前行,以及推動各界齊心發展經濟,為香港社會特別是年輕一代創造更多發展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