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富達證券(香港)市場策略研究部高級經理 何天仲
近日,上海推出「上海出租汽車資訊服務平台」(下稱平台),這是政府部門首次與叫車軟件開展合作,為近期由於政府監管而前途未卜的互聯網專車服務帶來一絲曙光。互聯網專車服務由上年興起,由於其有效解決了叫車難的問題,得到爆發式增長,對壟斷營運的的士營運商造成一定衝擊,因此受到部分地方政府的打壓。專車服務雖然起步時間短,但其發展空間巨大,平台的推出也表明政府對專車服務的態度出現轉變,專車服務的爆發式增長有望維持。
打破的士壟斷
長期以來,內地的的士營運處於壟斷經營狀態,運行效率較低,供需失衡。根據人民網的數據,內地出租車每天訂單量約為3,000萬單,僅佔需求總量六成左右,還有大量乘車需求得不到滿足,叫車難成為各大城市的通病。然而,內地擁有大量私家車,若能夠有效調用私家車的閒置資源,不但能提升車輛使用效率,亦能解決乘車需求。
市場預計,專車消費市場至少在4,000億元以上,市場容量巨大。2014年初,Uber進入上海,專車服務開始在內地興起,本土專車服務亦開始迅速發展,並佔據了市場的主導地位。同時,新的競爭者也在不斷加入,今年1月,神州租車宣布與優車科技合作推出「UCAR神州專車」,進軍專車服務市場,市場競爭日趨激烈。
科網巨頭角力
專車服務的興起,改變了部分乘客的乘車習慣,加上內地用戶群體龐大,也為中間各個環節帶來巨大商機,互聯網巨頭早已迅速進入。叫車軟件上,滴滴和快的身為內地發展最早的兩大叫車軟件,燒錢攬客大戰由上年延續至今年,背後是兩大科網巨頭騰訊與阿里巴巴在角力。與叫車軟件相配套的移動支付方面,BAT(百度,阿里巴巴和騰訊)也早已展開激烈競爭。由於專車服務主要是移動網絡與汽車的結合,科網公司在此領域無疑擁有巨大優勢。
當前,中央政府正大力倡導互聯網和傳統行業的融合,互聯網專車亦是其中一種。不過,由於互聯網專車對內地傳統出租車行業顛覆太大,受到出租車公司的強烈抵制。同樣的事情,Uber在美國和歐洲也遭遇過。由於內地出租車公司與政府關係較為密切,政府對互聯網專車的取態一直不夠清晰,上海本次發布的文件,從某程度上表明了政府的態度,即提升監管要求,同時滿足市場需求。筆者相信,內地互聯網專車服務仍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其發展前景值得關注。■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