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耶倫指,當客觀數據顯示美國經濟持續復甦,才是加息的時候。 資料圖片
興業證券(香港)市場拓展部聯席董事 周嘉儀
4月起投身金融界,加入興證(香港),上班不到幾天,股市就如火箭般上升,上落過千點成等閒事,同事均對我說:「你『腳頭』真好!」我不知道自己是否鴻運當頭,但看着成交動輒上千億元,大堂經紀衝鋒陷陣,深深見識到股票市場的緊張刺激,確是大開眼界,亦有感需要努力學習。我的專欄以後會每月一次跟大家見面,在此先祝各位讀者堆金積玉、誠信興業!
說回市場,6月的其中一個重要主題是在16日至17日舉行的美國聯儲局議息會議。我們幾乎可以說加息是遲早的問題。不過,當大家仍在估計加息時間,加息的幅度可能更為關鍵。
「充滿不確定性」
聯儲局有一份每年更新一次的官方文件,列明其長期目標及貨幣政策策略,2015年的目標是通脹維持約2%、失業率在5.2%至5.5%。聯儲局主席耶倫在5月底的演說亦強調這兩個目標,當客觀數據顯示美國的經濟正在持續復甦,才是加息的時候。當然,時間是不確定的。
現在,香港的財金官員每每論及美國退市時,常掛在口邊的一句是「充滿不確定性」。金管局總裁陳德霖在5月初出席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已預告現時由聯邦基金期貨所反映(即市場預期)的加息速度,較聯儲局在3月時發表的預測為慢。簡單來說,我們均知道聯儲局將會加息,但有機會低估美國加息的幅度。不過,這是聯儲局3月的想法,最新的還要看6月中的會議。
還看月中會議
另外,金管局屬下的香港金融研究中心最近亦發表論文,研究2013年5月至9月亞洲各地區債券孳息率,分析當時聯儲局宣布減少買債後的變動。結果發現大部分地區孳息率的增幅均超出預期*。這在說明各方的估量若有偏差,可能會出現更大的尾部風險(Tail Risk)。這風險可能不在於時間,而在於幅度。
投資者面對加息周期,重點可能是加息的幅度,而不是何時開始,當然整個過程「充滿不確定性」。■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註:*原文見http://www.hkimr.org/uploads/publication/419/wp-no-13_2015-final-.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