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財經論壇 > 正文

【財經評述】大量獲利盤添壓 股市短期續調整

2018-02-06

胡文洲 中銀國際首席策略分析師

1月港股市場過快上漲積累了大量獲利盤,短期內全球市場避險情緒有所上升,股市可能經歷一輪短期調整過程。

美國勞工部上周五公佈了2018年1月非農就業報告。數據顯示,美國1月非農就業人數新增20萬人,高於預期的18萬人。同時,勞工部將12月新增非農就業人數由14.8萬人上調至16萬人,11月新增非農就業人數由25.2萬人下調至21.6萬人,兩個月合計下調2.4萬人;1月份失業率為4.1%,與12月持平,維持近17年來最低水準。另一項廣義失業率指標美國U6失業率為8.2%,略高於12月份的8.1%;1月勞動力參與率為62.7%,與12月數據持平,仍位於30多年來的低位;薪資增速方面,1月平均每小時工資同比增長2.9%,高於12月2.5%的增速,創2009年以來最大漲幅。

數據強勁 美加息步伐或加快

筆者認為,美國1月平均每小時工資同比增速2.9%,大幅超出市場預期,已經非常接近3-3.5%的強勁增長區間,從而引發市場有關通脹將會加速上升,迫使美聯儲加快加息步伐的憂慮。而且,美聯儲上周公佈的1月份議息會議聲明的基調雖然沒有發生太多變化,但是對通脹前景的預期略顯樂觀。筆者認為,美聯儲未來會密切關注特朗普稅改計劃對美國經濟和通脹的影響,目前仍然預計2018年加息三次,第一次加息或將出現在3月美聯儲議息會議上。但是,如果未來幾個月的薪資增速和通脹數據超預期,美聯儲的加息步伐或將加快。

近一周以來,美國股債雙挫,金價高位回落,美元結束前期急速下跌模式轉為橫盤震盪向上。1月非農就業報告公佈後,美國三大股指上周五全面下跌,道指下跌2.5%,標普500指數下跌2.1%,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2%,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升至2.8%左右。 筆者認為,國際市場這種短期變化,一方面反映了投資者對通脹上升和美元升息加快的擔憂,另一方面,全球市場主要面臨貨幣政策收緊的不確定性。另外,近期美國股市的下跌也是對前期過快上漲的調整,這種現象在美股過去近9年的牛市中也發生過多次。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美國出現過11個牛市(沒有出現股票價格下跌20%的情況),美國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牛市始於1990年10月,2000年3月結束,持續了113個月。當前牛市始於2009年3月,至今已經持續了106個月,是美國歷史上持續時間第二長的牛市,而且仍在繼續。今年1月標普500指數上漲了5.6%,創下自1997年來所有1月裡面最好的表現。

基本面佳 港股向好格局沒變

筆者認為,短期內全球市場避險情緒有所上升,股票、商品和新興市場貨幣等風險類資產價格可能經歷一輪短期調整過程。香港資本市場方面,2018年1月,港股牛氣沖天,恒生指數最高升破33,000點,刷新歷史新高, 全月大漲9.9%,創6年最佳開局。1月港股22個交易日中有18日上漲,創30多年來單月最多上漲日紀錄(追平1985年10月所創的單月上漲日紀錄)。筆者認為,1月港股市場過快上漲積累了大量獲利盤, 短期市場或面臨一定調整壓力。

但從中長期來看,推動本輪香港股票市場上漲的基本面因素仍然比較健康,港股市場向好格局並沒關於改變。其原因如下:首先,雖然時隔10年恒生指數再創歷史新高,但恒生指數當前估值水準僅處於歷史平均水準,而且遠低於10年前的歷史高點。而且,港股市場仍然是全球主要股票市場中的估值窪地,未來估值水準仍有進一步上升的空間。

北水持續湧入 續注上升動力

其次,在內地居民全球資產配置需求日益上升的背景下, 2018年內地投資者對香港上市股票的需求(通過南向交易)將繼續上升,內地與香港股市互聯互通是香港市場潛在價值重估的主要動力和催化劑;第三,2018年中國經濟將呈大體平穩的增長態勢,上市公司盈利保持穩步增長;第四, 2018年全球經濟增速或將進一步提高。截至2017年12月,本輪美國經濟增長已經長達101個月,是美國歷史上第三長的經濟增長周期,僅次於1991年至2001年的120個月和1961至1969年的106個月的經濟增長周期。隨着特朗普稅改法案正式實施,美國GDP增速或將進一步提升,美國有望實現有史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經濟增長周期。因此,展望未來6至12個月,在美國經濟持續增長和企業盈利繼續改善的背景下,短期市場調整並不會改變美股牛市格局,這將為香港股票市場營造一個相對穩定的外部發展環境。■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本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且也無意構成任何金融或投資建議。)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