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因才
儘管臨陣換帥、及時清除了部分負資產,執政的日本民主黨還是在11日的參院選舉中遭受重創。在參加改選的121個議席中,民主黨只奪得其中的44個,大面積萎縮了10席。在野的自民黨則一舉斬獲了51席,大幅成長13個席次,成為此番選舉的最大贏家。
民主黨加上未改選的62席,雖牢牢掌控住了參院第一大黨地位,但由於與國民新黨構成的執政聯盟在參院當中的議席未能過半,導致參院主導權有可能淪落在野黨之手,這種局面將對菅直人政府造成嚴峻挑戰。
「扭曲國會」 挑戰巨大
「扭曲國會」是日本的政治特色。二戰後構建、沿襲至今的日本政治從總體上來看,是對英國內閣政治的一種模仿。兩者間的最大不同,在於英倫議會採用的是「不平衡兩院制」,上院僅對下院有微弱的「延擱權」,不會對政府構成威脅。而日本則賦予兩院較為平衡的權力,其模式又接近於美利堅。但由於日本內閣產生自眾院選舉,不像美國總統那般獨立於議會,由此,兩院在產生分歧,尤其兩院由執政、在野兩派政治勢力分別控制時,往往會相互摩擦,劇烈衝撞。政府因此便成了「夾心餅」,成了政黨鬥爭和兩院角逐的犧牲品。
不過,由於自民黨長期一黨獨大,不論1993年前單獨執政,還是1996年後聯合執政,都能完全操縱兩院,因而「扭曲國會」一直未見成型。直到2007年參院改選,民主黨狂下59席,一舉奪得參院主導權後,「扭曲國會」才顯出其猙獰可怕面目。此後自民黨安倍、福田和麻生三屆政府皆飽受其害,改革倡議多半淪為泡影。民主黨也正是藉著參院這一舞台,對自民黨及其政府狂追猛打,痛下殺手,一直迫其在2009年的眾院選舉中失落下台。
有這一沉痛教訓,東山再起的自民黨自然不會錯失機會,必以其人之道,伺機復仇。不僅如此,三年前痛失參院主導權時,自民黨及公民黨構成的執政聯盟尚在眾院裡握有三分之二以上席次。對參院橫加阻撓的法案,執政黨還可憑依自己在眾院當中這一絕對優勢席次,再次表決,強行通過。而眼下民主黨很顯然缺乏這一權力資源,因而,一旦兩院較真起來,喊著改革口號上台的民主黨將面臨生死挑戰。
政黨結盟 突圍之道
當然,民主黨也並非完全沒有突圍機會。此次選舉,呈現出的一個重要特徵是第三勢力的崛起。由於對自民和民主兩黨都極度失望,導致不少選票流向中間小黨。以前名不見經傳、排名倒數的大家黨,此次竟然瘋狂拿下10席,成了日本舉足輕重的第四大黨。日本民眾對改頭不換面的政黨政治的厭惡和嘲弄,表露無遺!
如此,加上公明(參院佔有19席)、共產(6席)、社民(6席)、奮起(3席)、改革(2席)等各黨,傳統小黨共分去了48席,佔參院總席次的20%。這一新型政治生態,是執政黨完全可以利用的一筆資源,實際上,也是民主黨實現政權穩定的唯一出路。
值得注意的是,執政聯盟(110席)若加上大家黨(11席),參院議席剛好過半;而若與公明黨結盟,則完全可以脫困。政治棋盤的這一微妙格局凸顯出小黨非同尋常的政治分量。可以說,在民主和自民這兩大勢力中間,兩個最具有「勒索能力」的政黨的政治抉擇,將很大程度上決定未來日本政局的走向。而日本的政黨政治,也很可能會循著這種捉摸不定的政黨結盟方向發展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