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小莊 法學博士
教育是事業還是產業?在香港特區這是一個不容易說得清楚的問題。2009-2010年香港教育的經常性預算開支是53.8億港元,還不包括學校基礎設施的開支,比回歸初期增長超過一倍,佔公共開支的16.9%,比社會福利、衛生、保安、房屋等類別的開支要多得多。香港又推行12年義務教育,除了私立學校,中小學生是不必繳學費的。大學教育也是由政府補貼的。大學學費只佔大學教育開支的極小比例。從這個意義上說,教育在香港特區是一項事業,不是產業,根本不能像其他產業一樣可以賺錢。
但在香港,教育卻又是一個產業。私人以公司名義開辦的各種補習學校(店),很火紅,能賺錢,所謂「補習天王」的教學收入遠遠超過大學教授。此外,香港又有所謂專業進修、持續教育等形形色色的學校(店),還有甚麼國際學校,都收取高昂的學費,按公司化經營,以盈利為目的。但因掛著教育的「羊頭」,由政府作變相的補貼。由於在提供教育產品之外還能賺錢,故又可稱為產業。
由此看來,教育在香港是以作為事業為主,作為產業為次。政府的教育開支佔GDP的比重約3.3%,雖然比不少發達國家少,但已經高於大部分的發展中國家和地區了。至於以教育為產業的產值,未見政府作具體統計,不得而知。在2009年10月行政長官的施政報告中,特首提出在發展金融、旅遊、貿易物流、專業服務等四個傳統支柱產業之外,還要發展教育、醫療、檢測認證、環保、創新科技、文化創意六項優勢產業,施政報告估計上述私營的六項優勢產業佔GDP7-8%,僱用35萬人,佔就業人口10%。如按平均值計算,香港的教育產業佔GDP1.2%,佔就業人口1.6%。香港教育(學校)以事業為主、產業(學店)為次的說法是成立的。
如何發展教育產業
對於如何發展香港教育產業,施政報告的構想是:(一)由香港高校辦短期課程並由私立中學招收內地高中生;(二)吸納內地和世界各地中學生來港修讀學位或以上課程(非本地);(三)擴辦和增辦私立高校。為此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將在短期內提交如何讓香港成為教育樞紐的高校定位理念、發展趨勢、質素策略等綜合性報告。
對此,筆者甚感擔憂。因為施政報告只是冠冕堂皇的說法,實際上無非是:(一)為內地能支付高額學費的高中生提供高中乃至大學學位;(二)為外國能支付高額學費的中學生提供中學乃至大學學位。本來教育不論視為事業還是產業,其發展都要與香港經濟的發展相適應。香港中學和大學培養出來的中學生和大學生,在畢業以後大多都能在當地找到適當的工作,少數不能在當地找到工作的,也可能返回原居地找到工作。如若不然,香港「八十後」現象將持續甚至永久延綿下去,代代相傳,成為「九十後」、「○○後」、「一○後」問題。
大學生大都有獨立思考能力,他們就學、畢業,總有一定的期望值。但香港地小人多,經濟轉型似乎不成功,經濟發展處於樽頸位置。理應首先理順社會和經濟方方面面的問題,現在特區政府卻以教育作為其中一個切入點,而且以向內地和海外招收自費生為突破口,也許現在不了解香港實情的人還以為香港是個「品牌」,有叫座力。但少則三—五年,多則七—八年,問題就來了,香港可能成為專門製造憤怒青年的加工樞紐了,特區政府不要掉以輕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