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震海 鳳凰衛視評論員
近來,圍繞著廣州方言是否會因推廣普通話而受到影響的問題,在當地引起了一場激烈爭論,甚至還引發了街頭風潮。對此,無論是當地還是海外輿論,都有不少評論。事實上,一場發生在廣州的規模不大的「粵語風潮」,從多個角度折射了中國社會轉型期的社會集體心理和文化心態。
方言與標準語功能不同
從歷史上看,嶺南文化長期與中原文化相比,處於長期邊緣化的地位;而嶺南文化地區的人們,又對於包括其方言在內的本土文化具有至少不亞於其他地區人們的執著與熱愛。從地域文化的角度而言,任何一個地方的文化都對當地人們具有足夠的親和力與凝聚力。在這一框架下,方言也就具備了較之標準語更為隨意和同質認同的特點。
但與此同時,環顧全球各地,如果說方言折射了親切與同質認同,那麼標準語則意味著莊重與大氣,甚至還在相當程度上意味著教育程度和文化水準。正如人們在歐洲很難設想一個操濃重南德鄉音的人會具有較高教育程度一樣,今天和未來的中國,標準語水準如何,可能也會成為衡量教育程度的一個外在特徵。
更重要的是,對方言的過分強調以至走向排他的地步,則一定反映了那個地區人們相對比較封閉的文化心態,全球各地已有許多這樣的例子與相關學術研究。從這個意義上說,方言是美麗的,但也是具有局限的;正如標準語莊重但卻缺乏一定的親切感。兩者場合與功能不同,本身不具有可比性。也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說,不可忽視了在這一風潮背後的文化心態。
廣東地區無論在過去三十年的改革開放,還是在過去百餘年中國現代化的進程中,一直都曾領風氣之先。這是廣東的獨特之處和魅力所在。廣東地區的人們對其地域文化的珍愛,也成為華夏多元文化中的一道風景線。但同時也不可否認,這種對地域文化的珍愛,有時一不小心跨越了界限,走向了相對保守的地方文化心態,以至於在全國範圍內,人們總覺得廣東多年來雖有闖勁,但缺乏創意;雖有勇氣,但缺乏大氣;起步很早,但難以邁出更大的步子。這種格局上的缺憾,一定程度上來自廣東地區人們文化心態上的相對保守。
有助啟發文化心態思考
既然文化心態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人們的視野和格局,那麼發生在廣東的「粵語風潮」實際上也就具備了一定的普遍意義。環視全球,凡是進入「後工業時代」的國家,無不遇到面對外來移民的問題及其圍繞這一問題而產生的爭論。事實上,如何面對外來移民,撇除一系列事務層面的討論外,就其本質而言,是一次如何面對外來文化的心理歷練過程。
在這一過程中,「多元文化社會」究竟能否實現?保護本土文化如何與吸收外來文化相結合?保護本土文化如何才能不成為抗拒外來文化的借口?這些都成為「後工業時代」國家普遍面臨的集體心理和文化挑戰。凡是成功跨越這些集體心理和文化挑戰的國家,必定是在歷史上經歷過思想啟蒙洗禮的國家,反之則必然是經濟雖發達,但文化心態依然保守,而最終其經濟競爭力也會因此而受到影響的國家。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德國就有一場圍繞「主導文化」(Leitkultur)的公眾討論,表面上似乎是涉及對多元文化下主導文化價值觀的討論,實際上則切入了德意志民族精神深層的一些保守成分。
今天的中國與「後工業時代」當然還相距甚遠,因此歐洲遇到的這些問題與中國仍恍如隔世。終有一天,當中國也進入「後工業時代」並面臨對外來移民和外來文化的抉擇時,中國大多數國民會有什麼樣的價值取向?這十分耐人尋味。
所有上述討論的問題,都是值得討論的問題,而且完全不涉及到任何政治敏感的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