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淵滄博士 城市大學MBA課程主任
今年,財政司司長曾俊華的財政預算案未獲得廣大市民的認同,幾乎出現一場政治危機。之後,有人預料3月6日的遊行會有10萬人參加,有人甚至認為會有50萬人參加,就像2003年那樣。後來,財政司司長經過考慮之後,迅速修改預算案,不但如去年一樣退稅,更將原本打算存入全民強積金的6000元以現金形式派發。之後再宣布增加注資10億元入關愛基金,以協助新移民……
一場政治危機總算化解。3月6日被反對派稱為「革命」的遊行不成氣候,只有1萬人參加。這種萬人的遊行,香港每個月都有,遊行中儘管有不少人大喊「雙曾」下台,那也是很平常。英國、美國不也是天天有人要求首相、總統下台嗎?搞政治就得明白這個道理。
派錢回應民意訴求
財政預算案修改之後,當然依然有人反對,認為違反謹慎理財的原則,有損政府的管治權威。不過,我認為,以今日香港的政治氣候,取得多數人的認同遠比一般「學者型的清流式」論政,「象牙式」的空談重要得多。
什麼是謹慎理財?當絕大部分市民認為應該分錢,當絕大部分市民不認同6000元注資強積金,再堅持下去只會造成政治災難。把6000元的強積金注資改為6000元的現金派送,特區政府的額外開支是120億元,再加上40億元退稅,10億元關愛基金注資,總支出增加170億元,相對於700億元的財政盈餘,是可以接受的。
管治權威更是空洞的理想,不理民情。維護空洞的管治權威只會帶來即時的政治災難,搞政治的人一定得明白這個道理。今日問責的司長、局長都是政治中人,不再是文官制度的公務員。
曾司長每年在財政預算案前都做了不少諮詢,為什麼這一次會出現如此大的落差?曾司長也埋怨不少議員在預算案公布後改變他們之前在諮詢時的立場,這包括建制派與反對派。在諮詢時,不少議員都認為該考慮長遠的問題,特別是人口老化的問題。今年通脹特別嚴重,曾司長也擔心派錢會提高通脹,這導致預算案出現每人6000元的強積金注資。為了保密,強積金注資的構思就沒有諮詢過任何議員,司長沒有想到香港人對現金的喜愛程度及對強積金的不滿會這麼大。過去10年,強積金管理公司收費過高、表現不佳,僱員又沒有選擇強積金管理公司的權利。
以後每年派錢難免
無論如何,這次是交了「學費」,且是不少的「學費」。幸好,香港財政基礎不錯,問題不大。只是,從此,特區政府不得不每年派錢,這也是政治現實,不可避免的政治現實。
樂觀地看,香港有6000億元儲備,每年分400億元,可以分十多年。悲觀地看,人的慾望無窮,要求一定會越來越高,經濟衰退期,政府收入減少,會出現赤字預算,赤字再分錢,那就遠遠不止400億元了。如何平衡政治需要與長遠的財政負擔呢?這個問題值得整個社會認真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