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中行 資深評論員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日前大幅修改財政預算案,採取直接「派錢」及退稅雙管齊下紓解民困,不論基層及中產階級都能受惠,民意立即轉向,大部分議員都表示支持方案。然而反對派至今仍然心有不甘,批評預算案未能解決樓市、貧富懸殊等問題,而且還指預算案大手「派糖」有違公共理財紀律,這份預算案完全不合格云云,所以要繼續發動市民攻擊預算案。既然反對派如此不滿,那他們敢在立法會上否決這份「派錢」的預算案嗎?
答案是否定的。這有兩個原因:一香港市民都是務實而理性的,現在政府大手紓困,每人6000元的現金津貼最實際,香港研究協會最新民調顯示,七成四受訪者對政府派發6000元現金表示「滿意」,而表示「不滿意」的僅佔一成六,六成九受訪者對退稅表示「贊成」,反映市民普遍對「派錢」的預算案表示歡迎。事實上不少市民已開始謀劃如何使用這筆「意外之財」。日前的反預算案遊行最終只有幾千人參與,已反映民意所向。固然,反對派可以提出一些曲高和寡的說法,什麼理財穩健,長遠投資等,但市民都知道這並非預算案能夠解決,反對派只是強人所難。民意已經出現轉向,更希望早日能夠取得這筆款項,反對派如果要否決方案,令市民未能受惠於紓困措施,肯定會招致眾怒,自食其果。
這次建制派團結一致,成功向政府反映民意,取得這份改良版的預算案,肯定對選情有利,不少反對派政黨如黃毓民的「人民力量」之流也立即邀功,說「派錢」建議是他們最先提出。這種說法令人失笑,提出建議可能是天馬行空,毫無成本,關鍵是如何達到,鬥早提出沒有意思,成功爭取才是關鍵。但儘管如此,「人民力量」也要全力抽水,說明這份「派錢」預算案肯定有助區選加分。如果反對派否決方案,等於與民為敵,漠視基層市民生計,選情肯定大受衝擊。因此反對派就是心不甘情不願,也不敢否決預算案。
事實上,反對派要反對也根本提不出什麼理據,說預算案未有解決長遠問題,說明反對派連預算案是什麼也不明白。在公共理財的角度看,預算案的本質是對政府的收支作來年的預算,並規劃資源分配,例如新一年的教育開支增加多少、醫療投入增加多少等,著眼點是這個財政年度,並非是討論長遠社會政策的場所。反對派提出的穩定樓市、解決貧富懸殊、改革社會福利等問題不是沒有需要,但不可能在預算案解決得了,這是特首施政報告及其他政策局的工作,說預算案只重目前忽略長遠並不公道,預算案從來就是著眼面前。
同時,預算案提出的紓困措施與規劃長遠並沒有非此即彼關係,政府在「派錢」紓困之後,完全應該繼續研究解決各種社會問題,並不是說通過了預算案,其他問題就不需處理。反對派將「派錢」與長遠規劃掛u,說如果沒有長遠政策那「派錢」也是不該,這種說法令人莫名其妙,也與市民的期望相違。
說穿了,反對派對預算案吹毛求疵有兩個目的,一是要掩飾在預算案什麼也爭取不到的困境。由於建制派成功向政府反映民意,取得這次皆大歡喜的修訂,反對派一直鬱鬱寡歡,連帶遷怒政府。為了轉移社會對反對派爭取無力的視線,於是唯有不斷找其他似是而非的理據去批評預算案,甚至要求財政司司長下台。現時社會民意大多肯定預算案,反對派憑什麼要財政司下台?反對派的子彈亂飛,主要是遮掩其無能,禍水東引的圖謀而已。
二是在社會製造不穩。反對派原來想利用預算案引發的爭議在本港發動新一輪示威遊行,甚至要策動抗爭「革命」。但政府及早拆彈,將市民的不滿大大消弭,遊行人數大減。但反對派繼續在預算案做文章,煽動一些不明就裡的市民衝擊,最離譜的是政府本來已經預留一筆款項照顧未能受惠紓困措施人士,但反對派卻故意不說,鼓動這些人出來示威,顯而易見是為了製造社會不穩,衝擊政府威信,為之後的選舉製造風潮。
不過,按目前的社情民意,反對派的如意算盤不可能打響,強硬發動示威只會不得人心,要將這份「派錢」預算案否決,更是與民為敵之舉,反對派夠膽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