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斯路 資深評論員
美國衰減中國上升的趨勢在繼續,美國和美軍力有不逮。中國還是美國的主要債主。為此,美國不能太得罪中國,但是又還要有制衡中國的牌,這就決定美對台軍售當下不敢太囂張,但是這張牌也不能丟,這仍是未來中美博弈的重要戰場。
檢驗中美兩軍關係的最主要標準是什麼?筆者以為,是美對台軍售是否兌現承諾。美國兌現「817公報」有關對台軍售的承諾,也就是消除兩軍關係發展的最大障礙;美國不兌現這個承諾,說明他們還是以中國解放軍為假想敵。
兩軍關係經歷低迷後重拾升軌
解放軍總參謀長陳炳德本周訪美,中國國防部表示,「這次訪問是落實成果之旅、加強互信之旅、擴大合作之旅。」而美方也表示高度重視,並且會展示參謀長聯席會議這個最機密的最高指揮機構和從不開放的諾福克海軍基地等。無疑,這顯示在奧巴馬批准新一批對台軍售和去年美韓黃海頻繁演習導致兩軍關係低迷之後,重上回升軌道的標誌。事實上,解放軍總參謀長時隔7年後再次訪美,也是繼2009年中央軍委副主席徐才厚訪美後中國軍隊領導人最重要的一次訪美活動。
然而,用「面和心不和」這句俗語形容中美兩軍、兩國關係未必恰當,但不管陳炳德訪美成果如何,美國仍視中國為假想敵的事實,恐怕暫時不會改變。因為,跡象顯示,目前美國並沒有在對台軍售問題上做出了斷的決心。
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高級研究員、國際知名軍事學者愛德華.勒特韋克認為,中國在軍事方面的麻煩源自於它增長迅速的經濟。他說,如果中國在變得富有的同時,又越來越強大,那麼所有人都會跟它作對。勒特韋克說,中國領導層沒有觸及問題的根源,因此這樣的軍事交流於事無補。表達善意當然有用,不過它的效用只能持續一兩個星期。
中國副總理王岐山在華盛頓參加中美第三次戰略對話後上美國電視,直言美國人看問題「太簡單」。也許,這種「簡單」是對自己實力的自信。不管怎樣,勒特韋克應該說的是心裡話。他的話表明,美國對中國軍事力量的急增,是十分在意的,而美方力促兩軍交往,第一目的是力促中國軍力透明;第二在美軍現進行3場戰爭時,避免與中方過早對抗;第三爭取中方在反恐方面的配合。
北京明示不會挑戰美方利益
事實上,北京不但基本滿足美方的要求,而且明確表示不會挑戰美方當下在全球的利益。這次中美戰略對話的48項成果中的一項「決定加強在地區和全球問題上的溝通與協調,以共同應對挑戰」,雙方重申在朝鮮半島問題、阿富汗問題和伊朗核問題,有共同利益,重申落實原來達成的諒解。
由此而看,發展中美兩軍關係的球在美國一方。北京解放軍一直公開表明,美方為發展兩軍關係製造了三大障礙:第一,對台軍售;第二,美國軍機軍艦頻繁抵近中國沿海偵查;第三,美國國內法的限制,如2000年《國防授權法》和《迪萊修正案》在12個領域內限制和中國的軍事交流。筆者認為,其實,北京最在乎的是對台軍售。北京指美在「817公報」中對中國承諾不執行長期對台軍售的政策,「817公報」是1982年簽署的,到現在29年了,當年美國對台軍售只有4億美元,賣給台灣的是霍克導彈,而現在美國對台軍售是64億美元,賣的是「愛國者3」系列導彈。
顯而易見,三大障礙,最為關鍵的是,美對台軍售。去年中美兩軍的低潮,就是因為奧巴馬批准新的對台軍售。美對台軍售問題解決了,其他兩個問題也會迎刃而解。即使拖一段時間,對中國的傷害也不是很大,中國也不會太在乎。
對台軍售仍是中美博弈的重要戰場
事實上,美方在該問題上出現了鬆動。在美國的全球戰略上,「大退場戰略」越來越引起重視,美國需調整自己以適應中國崛起。具體到台灣問題,美國有教授建議「美國對台灣軍售將必須顯著的減少」;「美國應考慮從對台灣(安全)承諾上後退」。而事實上,奧巴馬政府在馬英九一再要求買F16 C型D型戰機,一直沒有鬆口。
那麼,美國對台軍售未來的政策走向到底會如何?首先看大形勢。美國衰減中國上升的趨勢在繼續,美國和美軍力有不逮。美國目前債務已達14多萬億美元,相當於一年GDP。十年前,發動阿富汗戰爭時,美國生產值是全球三分之一,它的軍事花費也是全球三分之一。今天,美國生產值是全球四分之一,它的軍事花費卻是全球二分之一。而且。美國主要債主是中國。為此,美國不能太得罪中國,但是又還要有制衡中國的牌,這就決定美對台軍售當下不敢太囂張,但是這張牌也不能丟。
自然,北京會不斷加大要求美方兌現承諾的壓力。這仍是未來中美博弈的重要戰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