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鄺鏽儀 社會福利署助理署長(康復及醫務社會服務)
近年市民對精神健康及康復服務的關注及認識均有所提升,社會福利署(社署)亦引入了嶄新的一站式服務,致力在各區設立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下稱「綜合中心」)。對於近日有民意調查指大部分市民都支持在社區設立有關中心,我們覺得這顯示新服務模式的方向正確,希望社會各界能繼續全力予以支持。
精神健康 全民所需
社署於2010年10月落實在全港18區設立綜合中心,透過11個營辦機構提供24個服務點,為精神病康復者、懷疑有精神健康問題的人士,其家人及照顧者和區內居民,提供由預防以至危機管理的多元化和一站式社區支援服務,包括個案輔導、治療及支援小組、外展服務、日間訓練、偶到服務、社交及康樂活動,以及舉辦教育活動,加強社區人士對精神健康的認識,並轉介有需要的個案至醫院管理局(下稱「醫管局」)接受臨床評估及治療等。
由服務開展至本年6月止,各綜合中心共舉辦了逾1,500個公眾教育及宣傳活動,加強市民對精神健康的認識。在政府的推動和營辦機構的努力下,有關服務及活動產生了正面的果效。各綜合中心在協助服務對象邁向康復之路之餘,亦逐漸消除社會上對精神病及患者的誤解。
設立中心 各界支持
我們一直致力在各區設立永久的綜合中心,為市民提供所需服務。目前,除了首間坐落於天水圍的「安泰軒」外,灣仔、觀塘、沙田、深水埗及屯門區亦已設立綜合中心的永久會址。另外,社署亦在南區和大埔區,及一個位於天水圍區的新發展項目內覓得綜合中心會址,現正進行有關準備工作,包括申請撥款及進行裝修工程。上述永久會址得以落實,實在有賴有關區議會及地區人士對服務的支持。
社署亦在另外六個地區物色了地點,現正審視各地點的合適程度或進行所需的籌備工作,包括進行地區諮詢。此外,社署亦支持未有永久會址的綜合中心,在適合的商業樓宇設立臨時會址。我們早前已批准三個位於九龍城、荃灣及東區的綜合中心租賃商業樓宇,待完成裝修工程後,預計可於本年度內開展服務。
除了積極找尋會址外,我們亦加強綜合中心員工處理有關精神健康問題個案的能力。透過與醫管局及營辦機構的合作,我們在推展服務初期,已為綜合中心及醫管局的員工舉辦聯合培訓課程。我們會繼續籌劃一系列的相關培訓課程,提升服務水平。此外,社署與醫管局及營辦機構於去年亦設立了溝通機制,不時磋商及檢討服務的運作情況。
增加資源 推展計劃
在2011/12財政年度,社署會額外撥款三千九百多萬元,令投放在綜合中心的資源增加近百分之三十至每年一億七千多萬元。
政府在全港18區設立綜合中心的決心毋庸置疑,但有關工作跟其他工程項目一樣,並非一蹴即就,希望大家明白。除了覓地興建或改建需要一定的時間之外,區議會和地區人士的支持亦是關鍵的因素。我們會繼續與各方保持溝通,以期盡快全面推行服務。然而,營辦機構即使暫時未有永久會址,仍會利用機構合適的處所作為臨時服務點及透過當區的現有設施及網絡,例如學校和福利服務單位等,為服務使用者提供一站式的專業支援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