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4年1月20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每周輿論動向:港輿論:施政報告扶貧助弱規劃長遠


文平理

特首梁振英發表第二份施政報告。輿論認為,施政報告致力解決香港的一系列深層次問題,其中扶貧更是一大亮點。特區政府一改以往思維,大手筆地推出多項扶貧助弱措施,不但讓貧窮人士感受到政府的關懷和溫暖,更有助紓解跨代貧窮的問題。輿論亦認同,施政報告摒棄短期思維,重視長遠規劃,提出發展東大嶼都會和橋頭經濟等大型發展項目,以切實可行的振興經濟措施,展現了香港的美好願景和發展藍圖,提振了市民對政府管治水平和香港前景的信心。

《明報》社評認為梁振英一改以往的扶貧思維,「梁振英應對深層次問題的理念,與曾蔭權明顯不同。迄今兩份施政報告,就貧窮問題,梁振英摒棄一次過措施,而是建立制度扶貧助弱,以長期財政負擔幫助有需要人士,扶助他們改善生活,擺脫貧窮。」

《成報》社評認同施政報告的扶貧方向,「貧窮問題迫在眉睫,影響香港長遠競爭力,施政報告以『就業自助』為扶貧措施的主軸,提出『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不是『人人有份』,而是重點援助在職低收入家庭,既有助低下階層解決燃眉之急,紓緩貧窮問題,更有助激勵自力更生精神,鼓勵就業,達致『防貧』效果。支援在職低收入家庭無疑有助促進社會向上流動,有利打破跨代貧窮的惡性循環。」

扶貧方向正確 措施切實可行

《明報》署名文章認同施政報告的扶貧工作,「首先,施政報告強調這是『一項涉及大量公帑而覆蓋面甚廣的恆常措施』。這一個『恆常性』十分重要,也就是說,『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制度』會成為香港社會福利及扶貧政策的一個組成部分。再者,如果施政報告中列舉的數字準確,那就會有『20萬低收入家庭共71萬人受惠』。即是說,這一政策措施的覆蓋面將達香港整體人口的十分之一,比現時綜援受助總人數的40多萬多出近五成。除了『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外,施政報告也宣布會把另外7項關愛基金項目納入恆常撥款項目之中,即兩年間總共把10個關愛基金的補漏措施納入政府的扶貧政策之內,這一些都明顯是難以抹殺的進步。」

《信報》署名文章則肯定,「今屆政府則有錢好辦事,施政報告在八個政策範疇推出160多項新措施,雖然沒有提供個別措施所涉開支或所有措施的開支總數,但根據施政綱領載列資料粗略計算,單是注資或承擔7個新基金的金額已達約138億元。有意見認為,施政報告派糖過多,但若這些措施有助香港經濟多元化發展、增加社會階層流動、減少深層次矛盾,我們應視這些開支為對香港的投資,而非只是大灑金錢、博取掌聲、財散人安樂的招數。」

《經濟日報》署名文章認同扶貧措施充實可行,「今份施政報告,扶貧安老助弱和青年的政策,內容充實,細節之具體,反映有關政策經過詳細研究,例如在提供補助時,處處鼓勵自力更生,低收入在職津貼,就與工時掛u,多勞多得,方向正確。」

打造東大嶼都會 發展橋頭經濟

《新報》社評指出發展大嶼山是施政報告的重點,「其實,這一份施政報告最重要的部分,是發展東大嶼山的鴻圖大計,這將是香港未來發展之所繫。然而,這只是計劃的初始階段,究竟將來如何發展,還有待以後的研究報告。」

《星島日報》署名文章肯定施政報告的長遠規劃,「施政報告的其中一大亮點,是打造東大嶼都會,發展橋頭經濟。要置富,先修路,大嶼山有荇陸空交通的優勢,隨荋銡]澳大橋即將竣工,以及屯門至赤P角連接路的建造,改善整個交通網絡,將可令大嶼山充滿商機,也促進當地的經濟活動,同時有效解決周邊居民的就業需要。政府雖然拿出土地政策及發展藍圖,但要順利落實執行,需要社會各界的努力及妥協,放下己見、求同存異。」

《頭條日報》署名文章亦指,「誠如特首在施政報告所說,大嶼山將會為香港和珠三角西部連成一體,地理上成為粵港澳三地的交匯點,它的功能和發展潛力將要改寫,香港能夠積極、加速推動大嶼山發展,必能起事半功倍之效,施政報告後,大嶼山發展應為各界一個討論重點,政黨、商界積極參與出謀獻計,必能促成其事,有利香港的長遠發展需要。」

投資教育 興教扶貧

《信報》署名文章認為施政報告在教育上踏出了重要的一步,「施政報告在拓展高等教育方面下了不少筆墨,中學畢業以後能夠繼續升學的青年會有明顯增加。雖然增加的幅度與步伐,還頗有值得斟酌的地方,與社會客觀的需求及民眾主觀的期望,都頗有距離,但是到底是比較鮮明地指出了方向,邁出了明確的一步。當然,這也一定會引起社會對於高等教育更高的期望;對於香港,那將是極大的好事。」

《星島日報》署名文章則指出施政報告在教育上大力推動興教扶貧,指出施政報告「教育範疇佔了不少篇幅,不僅全方位涵蓋大學、中小學及幼稚園,連同支援少數族裔學生學習中文等,合共二十五項新措施,涉及逾三十四億元的公帑支出,可說是回歸以來施政報告蚞弗虼|範疇最多的一次,......不難發現未來教育政策,已跳出以往提升教學質素或培育人才的傳統思維,尤其近半教育新政策均是『扶貧助弱』有關,例如把支援學習的關愛基金項目改為恆常津助,包括為全額津貼基層小學生提供在校免費午膳;把書簿津貼的定額津貼額由現時近一千一百元,加碼至近二千一百元,有人覺得是一份『教育施政報告』,但實際上是通過教育政策扶貧的『扶貧施政報告』。」

相關新聞
蘇貞昌自比「台獨孤鷗」 只會引民進黨入死胡同 (2014-01-20)
每周輿論動向:港輿論:施政報告扶貧助弱規劃長遠 (2014-01-20)
東張西望:美國斡旋亞太實為重返亞太 (2014-01-20)
王振民依法有據 郭榮鏗違憲理虧 (2014-01-20)
特首普選解讀系列:不愛家,哪能管家? (2014-01-20)
激進反對派謀佔「教協」 夾擊民主黨 (2014-01-20)
廿四味:李怡露出「底牌」 (2014-01-20)
龍聲飛揚:施政報告幫助年輕人各展所長實現人生夢想 (2014-01-18)
防軍國復辟 為正義發聲-致池田大作會長的公開信 (2014-01-18)
陳方安生才是無節無理無板無眼 (2014-01-18)
施政報告回應基層市民訴求 (2014-01-18)
中國成全球第一貿易大國的啟示 (2014-01-18)
《施政報告》規劃香港未來藍圖 (2014-01-17)
扶助弱勢力度大 關注青年見方向 (2014-01-17)
止戈為武:有擔當有突破的治軍舉措 (2014-01-17)
民生問題交了滿意答卷 (2014-01-17)
從替代效應解讀標準工時 (2014-01-17)
施政報告謀發展利中產 反對派惡意攻擊無道理 (2014-01-17)
陳家洛「不倫不類」 (2014-01-17)
一份展現實幹精神和管治水平的施政報告 (2014-01-16)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