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富金融策略師 黎智凱
中國已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申請將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今秋IMF將會對貨幣籃子的構成做出正式決議,國際貨幣體系因而再面臨改革。09年時中國曾申請將人民幣納入SDR,但因為未達自由使用或兌換的標準為由遭拒絕。
SDR的產生源於國際間對穩定儲備貨幣的渴求。以美元為中心的貨幣體系存在重大缺陷,以單一國家的主權信用貨幣作為國際儲備貨幣,意味着主權國的貨幣政策與使用國的需求存在着不可調和的潛在矛盾。例如現時美國經濟數據欠佳,導致加息時間猶豫不缺,但全球其他主要經濟體嚴重依賴本國貨幣對美元貶值以刺激國內經濟,因此需要美元加息走強。以一籃子貨幣為基礎的SDR因其穩定性較強,可以避免過度依賴美元的現有國際儲備貨幣系統的缺陷。除了作為儲備貨幣,SDR亦可用於支付成員國間的國際收支逆差。
貨幣能否自由使用成關鍵
成為SDR貨幣需要滿足兩個條件:高出口貨物及服務總量,以及「可自由使用」的貨幣。現SDR定義的四種貨幣美元、歐元、英鎊和日圓已經不夠具有代表性。對位列第一貨物貿易大國和第三服務貿易大國的中國而言,加入SDR的主要門檻在於人民幣是否可以自由使用,特別是人民幣資本項目仍不可自由兌換。中國近年頻頻發布或籌劃QDII、RQFII、QDIE、QDLP、深港通等雙向跨境資本開放項目,更是在即將在六個城市試點的QDII2中考慮對合資格的個人投資者取消每年五萬美元的購匯限額,亦可視為是對爭取SDR獲批的助攻。
未來浮動區間或擴至3%
要達成IMF「可自由使用」的標準,人民幣必須在國際儲備份額、銀行負債、債券市場和外匯市場中都具備影響力。中國利率遠未達市場化,債券市場規模與流動性與美國國債市場相距甚遠。此外人民幣依然只能在2%的區間內浮動。可想像為了納入SDR,利率和匯率還需進一步市場化,且未來人民幣浮動區間可能擴大到3%。此次人民幣若落選SDR,要再等五年才會被重新評估。納入SDR作為推行人民幣國際化佈局中的重要一步而廣受重視。中國需要提高人民幣作為國際結算和儲備貨幣的影響力,並通過使人民幣成為國際儲備貨幣來壓縮外匯儲備需求,並準備好了付出相應的努力。逐步放寬資本市場和外匯市場的限制將成為不可逆趨勢。■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