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由2010年歐債危機起,希臘一直靠歐盟續命,歐盟的救助也救贖了不少國際投資者。圖為歐洲央行總部大樓。 資料圖片
時富金融策略師 黎智凱
正當港股都聚焦在A股的反覆時,希臘債務問題惡化,值得投資者注視。任由希臘總理齊普拉斯如何斡旋,希臘與歐央行的救助計劃停滯不前,主要因為協議草案無法達成共識,而希臘亦非全心改革,早前就指希臘拒絕削減公務員工資及養老金,及增加稅收。欠債還可以這麼強勢的維護社會福利,多虧了歐盟這幾年的「縱容」。甚麼「互利協議」、「解決方案」等堂皇的話,說到底都是債仔大過債主:債仔繼續無賴,投資者觀望的是債主要不要繼續當「水魚」。
救助對象一直是銀行非人民
希臘問題的嚴重性,早以病入膏肓,就業、經濟、民生、福利制度等都已惡化,國債、救助及不過是維持生命。由2010年歐債危機起,希臘一直靠歐盟續命,歐盟的救助也救贖了不少國際投資者。可是說穿了,救助資金救的一直是銀行,而不是人民。但出奇地,上周末有新聞指出,希臘銀行資金外流嚴重,相信本周一就會有銀行門市無法營業,並需要實施相應資金管制政策。銀行體制停頓,所有的問題都會自然加速崩潰。
希臘資金外流問題料可紓緩
今天內如果希臘無法達成求助協議,銀行倒閉後,恐怕希臘連救助的對象都沒了。銀行擠提作為經濟體崩潰的前夕,歷史上可見一斑,當中包括阿根廷的債務、金融海嘯、2011年歐債危機等。故此,歐央行不會讓救援數年的國家那樣惡化下去,以成為其他歐元區國家的壞榜樣。希臘應將獲得援助 (希臘也沒有其他方法解決資金問題),並以歐央行的資金作為其銀行體制的新血。只要在適當的資金管制措施下,希臘的銀行資金外流問題應該可大幅紓緩。
這一切除了透支希臘在國際舞台上的政治籌碼,還在透支對國民的政治承諾。希臘左翼聯盟當時能夠上台,皆因政治立場反緊縮。如果政治宣傳與現實不符,加上社會經濟差,這個政黨也很難不被民眾衝擊。下一步希臘可以如何走,就要看齊普拉斯如何在後救助時期推動國內長遠就業。這八年來,失業率高企,青年一代失業率更高達50%,加上高稅收,就業市場沒有可能在不斷的緊縮政策下改善。最近在歐洲有遊行反對對希臘的過度緊縮,希望可以為希臘政策改革爭取到一息喘氣。■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