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希臘國內現金流瀕臨枯竭。圖為希臘的雅典神廟。資料圖片
時富金融策略師 黎智凱
在與多方債權人的拉鋸戰中,希臘似乎成為了贏家。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近罕見地妥協,放寬了到期的三億歐元債務,同意希臘將4筆欠款合併在6月底支付 。上個月希臘償還IMF 7.5億歐元債款時已經動用了6.5億IMF的特別提款權(SDR),實質上用債主自己的錢償還債,國內現金流瀕臨枯竭。
希臘為了換取72億歐元的援助,不得不答應債券人提出的條件嚴苛的紓困方案,其中包括財政盈餘佔GDP3.5%的中期目標,而當前預計的希臘今年財政赤字約為1%。希臘必須進行嚴厲的經濟改革,進一步削減退休金、改革勞動市場,並實行痛苦的緊縮,才能實現這一野心勃勃的財政目標。債券人開出的嚴厲條件使總理齊普拉斯立刻受到了激進左翼聯盟黨(Syriza) 內部的抗議,結果3億歐元的債務未能如期償付。回顧今年1月Syriza贏得大選時的承諾,如果希臘向國際債權人妥協並接受緊縮政策,齊普拉斯將不得不安撫國內選民和預防Syriza內部的分裂。
經濟難失去歐元流動性
希臘銀行系統已經高度依賴歐央行提供的緊急流動性(ELA),算上上周追加的5億歐元,ELA總規模已經超過800億歐元,上周除了註入ELA的當天和公眾假日沒有發生資本外逃之外,每天私人部門總儲蓄都在流逝,單周五凈流出就達7億歐元,而實際可用的ELA規模僅有8億元。銀行擠兌已經發生,希臘將可能不得不實行資本管制以防止情況惡化。德國財長提出如與希臘談判破裂,希臘將有可能啟動第二貨幣,與歐元同時使用。但無論希臘採取虛擬第二貨幣還是重返德拉馬克時代,失去了歐元流動性的支持國內經濟無疑會雪上加霜。
截至2014年年末希臘債務已升至GDP的177%,10年國債利率也已飆升至10.93%,而IMF假設希臘將在2020年將債務佔GDP比例降至124%,這一激進目標很可能只能通過一系列再融資、降低利率甚至減記債務完成。
希臘持續不斷的鬧劇再次印證了在經濟和政治體制高度差異化的主權國家之間建立一個穩定的貨幣聯盟是多麽不成熟。當年希臘政府以遠超其經濟承受能力的優厚福利來討好選民,如今他們瀕臨破產的代價卻要全部歐盟成員國來負擔。貨幣聯盟剝奪了弱勢國家通過匯率手段刺激出口來恢復國際收支平衡的權益,並讓有經濟優勢的國家背負上為鄰居們的不作為埋單的「道德風險」。■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