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羅德投資首席經濟師 Keith Wade
我們對今年及明年的中國經濟展望維持不變。2014年的刺激措施使中國經濟勉強實現7.5%的增長目標,而正如我們所預期,2015年的經濟增長目標已於3月份下調至「約」7%。這將給政府空間再度調低目標,因為當局已意識到所需的刺激計劃規模將使經濟變得更加脆弱。
2015年第一季度中國國內生產總值按年增長7%,低於去年第四季度錄得的7.3%增長率。鑒於樓市持續疲弱以及地方政府減少財政支持,第一季度經濟增長放緩完全是意料之事。事實上,我們原先的預期甚至比該數字低。高頻率數據顯示這種疲弱狀況已延續至4月份,較3月份只錄得輕微升幅,而部分數據更進一步惡化。儘管央行最近幾個月實施多項寬鬆措施,但房地產及製造業投資持續面臨困境,投資增長亦跌至歷史記錄低位。因財政改革為政府開支帶來壓力,基建投資同時減弱。
令情況雪上加霜的是,第一季度實際經濟增長或低於官方公布的數字;我們的中國經濟跟蹤指標顯示3月份跌幅尤為劇烈,按年增長率由約7%降至6.2%。雖然我們並不讚同過去幾個季度市場所認為的中國經濟增長率僅為3%至4%的觀點,因為此觀點是以李克強指數(鐵路貨運量、電力消秏量及銀行貸款發放量)對部分經濟領域的指標為基礎。但我們認為實際增長率可能低於官方公布的數字,而且在4月份更急速下跌。然而,我們認為當局今年將推出更多刺激措施,2015年底的存款準備金率將降至18%並較原先預測低100點子,而基準借貸利率為4.6%,明年仍將繼續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及利率。
當局政策取態較預期進取
隨着經濟增長放緩,當局的政策取態較我們原先預期更為進取。自4月份下調存款準備金率100點子以及5月份下調基準利率25點子後,兩者已較接近我們原先作出的年底預測。這可能是部分由於數據疲弱所致,以及直至現時為止的寬鬆措施成效不足。中國人民銀行的季度報告顯示,儘管2014年實施多項寬鬆措施,但中國實際利率仍然高企,而低通脹水平意味着2015年第一季度的實際利率高於2014年平均水平。
下調存款準備金率應將為金融體系注入約人民幣1.2萬億元資金,有助提高銀行利潤、降低企業及政府的借貸成本。事實上,我們認為此舉旨在為今年的財政政策提供支持及補充。財政改革已經令地方政府的財政計劃陷入停滯,提供該項流動資金將有助為原定於今年發行的人民幣1萬億元地方政府債券創造需求。這亦將為原定的國企及地方政府的基建刺激計劃提供資金。
減息已使銀行淨息差受壓
目前為止,中國減息已使銀行淨息差受壓,因為銀行無法降低存款利率,卻被迫要降低現有貸款的利率。因此,由於銀行試圖挽回不斷下降的利潤,新增借貸的利率(對於再融資成本非常重要)維持高企。然而在5月份減息後,上市銀行已持續降低存款利率及借貸利率,顯示不僅淨息差壓力減少,而且對企業及家庭債務成本的影響更大。
除了這些寬鬆措施以外,最近財政改革亦出現一些倒退,特別是當局允許地方政府增加借貸,以及監管部門要求銀行向地方政府提供借貸,為基建項目提供融資。在此環境下,貨幣寬鬆政策似乎主要是為啟動財政刺激計劃而實施。目前為止,各地地政府的債券發行計劃無人問津,若無債券發行,基建開支項目將無法進行。綜合採取寬鬆計劃及監管政策,政府似乎旨在迫使銀行在央行的部分支持下為財政刺激計劃提供融資。有鑒於此,儘管當局將增加刺激規模,但我們並無上調經濟增長預期,這不過是應驗了我們原先的基準預測。■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