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宏投資研究部環球市場高級分析員 葉澤恒
美國上星期有兩大事項值得投資者持續關注,分別是聯儲局的議息結果及公布了第二季經濟增長初值。先談聯儲局的議息聲明方面,是次議息聲明中,似乎就業市場最令聯儲局感到滿意,而且提及閒置產能消失,反映美國就業市場進一步復甦。但是上周五公布的第二季勞動成本,環比增加0.2%,是1982年以來最低,亦較市場預期增長0.7%為低。當中,私人行業第二季加薪按季只有0.2%,而花紅等福利更按季下跌0.2%,令整體私人工資按季並沒有增長。若非政府部門的僱傭成本持續上升,否則美國第二季的總體僱傭成本更可能出現下降。
雖然美國目前的失業率只有5.3%,是七年多以來最低,但目前工資增長並不明顯的情況下。雖然美國的失業率已持續下跌,並已接近符合聯儲局的加息水平,但其實有不少人因為對前景欠缺信心而退出勞動市場。一旦就業情況略為理想,預料不少早前已沒有工作的人,將會再度出現並找尋合適的工作,或令未來勞動市場的緊急情況可能出現放緩。聯儲局是否有需要急於加息呢? 除了工資增長欠理想,可能影響聯儲局未來的加息部署外,物價未見回升亦是一大問題。
私人部門工資增長停滯
物價方面,雖然就業市場改善,但由於工資增長欠理想,特別是私人部門的工資增長處於停滯情況,故美國的物價升幅有限。另一方面,每月公布的就業數據中,工資增長持續呆滯,亦反映於美國總體僱傭成本於今年以來持續疲弱。
目前美國聯儲局在加息前,將會考慮三大因素: 就業市場情況、整體物價趨勢及美匯指數表現。就業市場方面,不但考慮到非農職位或失業率,而且要考慮到工資增長這方面。物價方面,考慮到中長期物價能否回升至聯儲局的2%水平。在物價上升方面,除了受需求因素影響外,亦要考慮到國際能源及資源價格持續疲弱,可能令美國的物價有下跌的風險。最後美匯指數方面,主要是考慮到美元的強弱,對美國出口的競爭力帶來的影響。
資金紛減持新興國家資產
儘管美國加息時間可能延後至12月,但是機構性投資者已經紛紛為美國加息所帶來的影響作出投資部署。近期最明顯的部署是減持國際收支經常賬表現欠理想、或政府財政情況欠佳的新興國家,或外匯儲備急速下跌的國家,例如:巴西及俄羅斯等。此外,由於中印兩大新興市場的經濟表現遜於市場預期,令商品價格過去一年多持續下跌,可能令以往依賴出口商品為主的國家經濟情況惡化,例如澳洲及加拿大的經濟。另外,有部分機構性投資者略為減持高收益債券的持倉比率,主要是考慮到美國加息的時間及未來步伐存在不明朗因素。
惟若美國持續延後加息,但市場對加息的憂慮不退的話,只會增加市場的不明朗因素,從而令美國聯儲局有機會錯失了加息的機會,特別是當全球金融市場早於聯儲局加息出現大幅波動,將令聯儲局出現進退失據的情況。更差的情況是,聯儲局可以再刺激經濟的貨幣政策已經不多。若目前仍不加息的話,在市場出現更大波動時,聯儲局更難以加息。因此,聯儲局應至少要在今年內加息,才可能避免以上的情況出現,否則當美國經濟再度出現衰退時,聯儲局便沒有政策可以應對。■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