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4年9月1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財爺籲實事求是謀「雙贏」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聶曉輝)全國人大常委會昨日正式決定,2017年香港特區行政長官可由普選產生。香港特區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昨日在其網誌上以《解放思想》為題撰文,指港人應學習「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不要被固有的思考模式束縛,應尋找解決問題的新角度,嘗試將眼前的「零和遊戲」扭轉,變成「雙贏」。

曾俊華昨日在網誌中撰文說,8月22日是已故國家領導人鄧小平的110歲冥壽,他在8月21日當天出席了在灣仔會展舉行的鄧小平紀念展,有幸與鄧公兩名女兒鄧林及鄧榕見面,並參觀了由中央文獻研究室保存的珍貴歷史圖片。此行吸引他在過去兩星期重溫了該名「改革開放總設計師」的曲折人生及豐富精神遺產,閱讀了不少評論文章,有了一些思考與反省。

他坦言,過去一個月內地紀念鄧小平的活動很熱鬧,資料與觀點都十分豐富,包括一套內地與香港媒體議論紛紛的電視劇集--《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相比之下,香港媒體的反應較為平靜,相信與近日香港社會焦點放在政治問題有關,「兩地之間的一熱一冷,也可算是『一國兩制』的另一種體現吧。 」

鄧公晚年記掛香港回歸

曾俊華續說,鄧林當日在儀式上表示,她父親晚年經常閱讀有關香港的消息與新聞報道,「連香港的地圖也一直放在案頭。」她回憶父親於1984年趁着視察深圳的時候,從文錦渡口岸的邊防小樓窗口眺望香港;1992年又曾在皇崗口岸隔着深圳河遠眺香港,「久久不願離去。」

他引述鄧林指,鄧公對香港感情深厚,一直夢想能夠在1997回歸後,來香港走一走,看一看,亦曾說過自己最大的願望是:「活到1997年,因為那時將收回香港,我還想去那裡看看。就是坐着輪椅也要去,哪怕在香港的土地上站一分鐘也好。」可惜鄧公最後未能如願,的確叫人感到非常遺撼。

不能抽離祖國發展進程

曾俊華強調,鄧小平是香港回歸祖國的旗手,正如鄧林所說,「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是鄧小平開創中國新道路的重要組成部分。他認為,今天思考香港回歸,不能抽離於國家過去30年的改革開放發展進程,又指香港回歸17年後,再次面臨一個關鍵時候,國家亦進入了深化改革的重要關頭,相信鄧小平作為「改革開放總設計師」、「一國兩制」的創始人,他生前的智慧,今時今日仍有參考價值。

他並引述了內地財新傳媒總編輯胡舒立早前發表的文章裡的一句說話,並認同其觀點:「鄧小平思想最寶貴的精華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經歷了上世紀70年代的艱難時間,社會和國家經濟處於危急邊緣,鄧小平果斷終結了「階級鬥爭為綱」,引領國家將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從社會實際情況和人民的需要出發,實事求是。

曾俊華指出,考慮到當時的政治環境和社會情況,這的確是「解放思想」的範例,亦顯示出從政者的勇氣。他又指,鄧小平在上世紀80年代提出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落實「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以及在上世紀90年代的南巡講話等等,都可看見鄧小平破格思維的鮮明性格。

站得高 顧大局 尋出路

內地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讚揚鄧小平比所有人都站得高,並看到了中國的根本問題在哪裡。曾俊華指出,要了解問題的根本,的確要站得高,才能顧全大局,才能找出解決辦法,「此時此刻,國家全面深化改革,鄧公的智慧當然非常具參考價值。」

曾俊華強調,香港正處於政制改革關鍵時刻的香港,學習「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相信也是香港人一同思考政制出路的起點。要實踐「解放思想」,第一步是不要被固有的思考模式束縛,尋找解決問題的新角度,嘗試將眼前的「零和遊戲」扭轉,變成「雙贏」。曾俊華說:「落實『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我認為是香港對鄧小平最好的紀念。」

相關新聞
人大決定一錘定音 (圖)
張德江:決定對港普選意義重大 (圖)
人大常委會決定5重點
李飛:從制度上確保特首愛國愛港 (圖)
提委會過半數 出閘選特首 李飛:體現集體意志 貫徹少數服從多數原則 (圖)
提委1200人 四界別均等 (圖)
小資料:新決定與2007年決定一致
小資料:選委會四界別 兼顧各階層
特首候選人2至3名 免過多過濫 (圖)
2016立會產生辦法不變
重申中央有實質任命權
政改方案若不通過 沿用目前辦法
反對派「國際標準」實「個人標準」 (圖)
合法合理 糾正對基本法錯誤認識
反對派倘再否決 損港發展機遇
特首若對抗中央 「一國兩制」將告吹 (圖)
少數人仍抗拒中央對港管治權
特首籲齊心落實普選推民主 (圖)
李飛張榮順馮巍今簡介決定 (圖)
財爺籲實事求是謀「雙贏」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